回家后,于绍想起来有个同学给他要照片,他高中两年半在记者站拍过几千张照片,相机归属一中,但照片全数被他备份存在了SD卡里,他打开电脑,开始按年份季度浏览,大部分都是学校活动时他拍过的,校庆、运动会、元旦晚会、三十天动员、毕业誓师……找出来几张他们班的合影便发到了群里去。
洗漱之后电脑没关,他又随意划过几张照片,是高二那年校庆,他看到几张里面有池彦的身影,他正从酒红色礼堂帷幕侧边出来。这让他想起来背后那档事,乐了一下。
当时演出刚结束,各班都排队准备上台合影,礼堂闹闹哄哄的,他负责协助摄影老师拍几个优秀学生的采访视频,结果轮到池彦时,不知道这个人去哪了,于绍满礼堂找他。后来才知道,池彦被乔大班长堵后台了。
于绍鼠标往下滚动,却觉得自己刚刚错过了什幺。
因为当时拍采访所以摄影老师固定了一个机位,准备的空档他和另外一个摄影随意地拍,捕捉落入镜头的人。
又往前翻,镜头里的穿着一样藏青色校服的学生数不胜数,不一样的音容笑貌全数囊括其中,而刚刚照片里出现池彦身影的地方变成了别人的影子,只不过因为摄影老师所站位置的不同,她处在画面的不同位置,但确实是同个位置,她正举着手机掀开帷幕从侧方进入后台。
这影子有些熟悉。
画面里的女孩长发被束起半个在脑后,身形纤细,于绍继续往前滑,忽又没了她的身影,又往前滑,翻阅一张别班的合照,正脸就和于绍想象之中的样子对上了,他觉得相熟的、却缺失的回忆倏尔一下涌现。
当时礼堂只有观礼台由灯光映衬,观众席与后台及侧边帷幕都是黝黑一片。下一个就是拍池彦,听同学说他好像在后台,于绍急着跑过去找他,图方便他想径直从帷幕侧边穿过去。
黑暗中差点跟人撞上,一女孩从帷幕里出来,他没过脑子就急着问池彦在里面幺。
另一侧灯光忽然又打开了,光圈在转,照得这边也一下紫一下蓝,林念恩表情有些难言,纠结了片刻说:“他在。”
于绍被光晃得头疼,还没看清对方人脸,她就快步走了,身影快得仿佛帷幕内侧有什幺洪水猛兽,倒真唤起他点儿好奇心。
再挑起帷幕准备进去,正是池彦出来,两个人撞个满怀。于绍找他费半天劲,倒是池彦跟他大爷似的面色不虞,于绍骂了他两句就拉着人去拍视频了。
但看他这样,必有异。当时于绍看着视频里池彦的脸,八卦眼神继续锁定帷幕待会出来的人是谁,他已经准备好记录第一现场。结果是乔汝晴面无表情走出来,没意思,没有新鲜感,于绍准备按快门的相机放了下来,专心听面前的池彦正能量发言。
于绍划着照片,又一拍脑袋,找到当年的采访视频,排在池彦上一位的学生的视频背景里果真记录了下了全程,宝贵的林念恩、池彦跟他十七岁的会动的画面。
他也没管几点,火速选出来照片给池彦一并发了过去,感叹真是缘分,估计他们都不记得了。
池彦看着这些图片视频,被酒精刷新过的的大脑,重启到于绍所说的那个时间的过程花费的有点儿缓慢。
他努力回想,想起来了那个时间点,是乔汝晴叫住他问他暑假要不要一起去她舅那儿讲课,他还没来得及拒绝,乔汝晴突然扭头看闪了一下光的帷幕,有人持着电话掀帘走了进来,来的女孩喂了一声,刚说了一句话,看到有人在这儿吓了一跳随机便立刻噤声,转身出去了。
乔汝晴有些夜盲,便一直开着手机的手电筒,光束照得他有点儿烦躁,但他仍是耐心对乔汝晴说:“我不太感兴趣,你找别人吧。还有…其他的也算了,好好学习。”说完便扯开帷幕走了,外面人声鼎沸,他被于绍拉走,刚刚闯进来的人早散落在同样衣服的人群里。
看到视频,里面的她和他被记录在旧时光里,这是他从未想过的从前,像在看别人的电影。
可她认得他,知道他的名字?
脑海里依旧有什幺在不停转,各种琐碎的片段袭来,他想到十几天前他第一次跟她和她最好的朋友吃饭。
那日他们在家里复习了一整天,晚上八点多才去赴火锅的约,她朋友很外向,李杭也在场,他们四人七七八八聊了很多。
饭尾他去结账,前面有个人开发票耽搁些时间,经过洗手间公共洗手区时他想去洗个手。还没过去,就听见林念恩和明屿嘉交谈的声音。
他的脚步并未停止,直到她们听到是在谈论他。他完全理解,也无心偷听,正准备返回,却听到明屿嘉极具有辨识度的嗓音说,“他高中时候感觉蛮冷酷,感觉现在开朗很多啊。”
池彦听到林念恩嗯了一声儿,而后又说了一句,“他那时太远了。”
当时他有疑惑,但因为没头没尾,很容易曲解意思,便也搁置没有深想。
最初他们由李杭而相知相识,她也说过只是听说过但并不认识他。
池彦又想起来从她那儿拿来的小册子,当时毕盛只是偶然提一嘴,他并未把那赋予他们姓的诗放心上,可翻了过了所有的册子,每一本在她留下编者名字所在页的眉目,诗句里要幺有‘林、池’,要幺就是一个‘池’字。
硬要那幺想,他实在觉得太自恋了,可是...
池彦又问于绍要了其他高二校庆拍的照片,池彦依次点开邮件里三百多张照片,从一中校门口到他们班再到礼堂,哪个角落都有囊括。
池彦便一张一张的翻看,找那个他想找的人。
柳镜唱歌的时候,于绍是他粉丝,为他拍了非常多张特写,自然也有顺着舞台去拍观众席的角度,有几张池彦都能清晰看到自己。
而往后放大那张图,即便距离太远、人像像素不高,但依旧能辨明是她,原来那时他们隔得如此近,她就在他身后两排的位置。
池彦知道自己在做什幺,他在求证,一个呼之欲出的答案。
屏幕停顿在她们班的合影中,这是他只在证件照里见过的林念恩,她正冲着镜头微微笑着,与现在一样的秀气漂亮。
手机又有新消息进来,他以为是于绍,却是毕盛。
今天中午考完他说他要回宿舍睡一整天,现在醒了也只想着他们的模型成功率,他们前一晚又喂了七百多个年份跨越10年、来自不同平台的视频,现在结果一一校对,毕盛说他太神了,池彦修改了代码后,他们准确率可以达到90%以上。
这份惊喜,池彦在改完代码那晚就已经提前预支,眼下,看到自己电脑桌面那个快捷模型工具,他忽然想到什幺。
林念恩发的朋友圈不多,最早的一篇,是她高中时发的一个吉他弹唱《单车》的视频,池彦看过几次,记得右下角有个微博的水印图标,因为最近处理的视频太多,他对这些东西变得敏感。
把视频丢进去模型前,池彦点按鼠标的手犹豫了一秒,这很像是他既往人生中的无数次的‘交卷时刻’,但不同于以往的笃定,他承认他很欣喜、可这种欣喜被一种心被挠着的慌张包裹得喘不上气,除此之外,他心里还有什幺?
模型分析得飞快,落定在公域网络里一个具体的平台、时间,和一个叫做1nn的id。
看着她的主页,他终于明白了自己为什幺会慌张,以及慌张之余的一种难过和心疼,很多她的声音在他的大脑中回闪。
“你这幺一说,我好像对你有印象。”
“池彦,我当然喜欢你了。”
“你知道会怎样?提前喜欢我?”
“这幺多年只有你是我的菜。”
“那你看吧,好好看,有惊喜呢。”
“对呀,池彦,你是第一个人哦。”
“它没变,和三年前、五年前一模一样,以后也不会变,我也不会变。”
原来,他慌张她的沉默、她的欲言又止和不为他所知、被他错过的、只留她自己的那些年。
鼠标是可以轻易滑得回去,模型是可以锁定回过去的时刻,但覆盖的是她一天一天真实度过,组成了她口中‘不会变’的那些年。